(一)自谦粤语说不好 我啱啱先学广东话/我学广东话冇几耐,讲得差唔好笑我。——我刚学广东话,说得不好不要笑我。 解释:“啱啱”与“冇几耐”都表示时间短,上面两种说法意思相同。注意粤语中表示时间长,经常用“耐”代替“久”,如“几耐”、“好耐”。 (二)有事Call我 有事Call我啦/有事打(电话)畀我啦。——有事打我电话吧。 解释:粤语中经常会直接融入英文单词,如上句中的call。畀,给,读“比”音。实际上,熟人之间往往会说得更简:“Call我”、“打畀我”。 (三)得闲饮茶 得闲出嚟饮茶/。得闲出嚟倾偈。——有空出来喝茶/聊天。 解释:“出嚟”后面还可以搭配“食饭”、“唱K”等多种活动。实际上这只是应酬的说话,未必真的要出来吃饭、喝茶。“得闲”、“倾偈”两个地道的粤语词汇使用率很高,不妨记下来。 (四)叫什么名? 戴眼镜/着红衫嗰个女仔叫咩名?——戴眼镜/穿红衣服那个女孩叫什么名字? 解释:询问姓名,口语会讲“叫咩名”,或更简地说“叫咩”、“咩名”。另外注意广州话表达“穿衣服”意思,用动词“着”,如“着衫”、“着裤”、“着鞋”等。 (五)是谁? 啱啱同你倾偈嘅系边个?——刚才跟你聊天的是谁? 解释:“系边个”除了可以询问姓名,亦可以询问身份以及与答话者的关系等信息,范围比“叫咩名”大,但回答内容也随意很多,若想更有礼貌,“个”可以改成“位”。这里“啱啱”与《交际篇(一)》的“啱啱”意思稍有不同,这里强调时间点,而那里的是强调时间段。 (六)介绍认识 解释:在向人介绍某人时,通常用到“呢位系……”的句式,省略号的位置可以根据被介绍人的身份放上不同的内容,如“我嘅哥哥”、“都市报嘅专栏作者”、“××公司嘅客户经理”等等。 (七)对新朋友的说话 解释:“成日”描述的频率程度比“经常”高,有些场合(例句不属于这种情况)还带了一种厌烦感情色彩,类似于“老是……”。另外,“××”往往是介绍人的名称,或对话双方都认识的一个人的名称。 (八)久别重逢 解释:粤语的“唔”相当于“不”,因此“×不×”这种普通疑问句,在粤语中是“×唔×”,如“系唔系”、“认唔认得”、“好唔好”等。另外,“唔系”两字连读很普遍,因此转为这个连读发音(mai6),并以“咪”这个字表示。 (九)朋友相遇 解释:表示“这段时间”、“最近的一段时间”的意思,粤语常常用“呢牌”。“牌”很多人写“排”,实际上“牌”才是正确写法。“牌”在这里表示一段时间,如“嗰牌(那段时间)”、“有牌(时间还长着)”。 (十)询问工作情况 解释:“做嘢”有“干活”的意思,如“我而家做紧嘢(我现正在干活)”。由此也引申到表示工作、打工,如“喺机关做嘢”、“喺医院做嘢”,等。 (十一)查问友人消息 解释:前两天讲过粤语普通疑问句中“×唔×”的句式,今天介绍的是另一种句式“有冇”,它的用法相当于普通话的“有没有”,如“有冇钱?”“有冇信心?”等。 (十二)问联系方法 解释:一般来说,联系方式主要是地址或者电话(当然现在也有网上的联系方式),但最实用的还是联系电话,因此通常可以如后面的例句那样直接问电话号码。注意这里的提问词也是“×唔×”和“有冇”。 (十三)吃饭聚旧 解释:“不如”本意表示“比不上”,在粤语还常常置于句首表示提建议,实际上这种用法引申自它的本意。如“不如我哋打的过去”,可能说话者本来打算坐公交车或者走路,这句话隐含的意思就是“坐公交车的方式比不上坐的士的方式好”。 (十四)吃饭聚旧 解释:“耐”在粤语中可以单独使用,表示时间“久”的意思,如“好耐”、“咁耐”。亦可以与“几”连用引导疑问句,相当于普通话的“多久”以及英文的“How long”。 (十五)聚会邀请 解释:有时候,句子中各个部分的顺序可以调换,表达方式也相对自由,如这句话也可以说成“星期六晚你得唔得闲嚟我哋嘅同学聚会”。另外,这里的“班”是作量词,试与“我哋班嘅同学”比较,这里“班”是名词。
本文版權屬於粵語協會,轉載務必註明出處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