註冊 登錄
粵語協會 返回首頁

的個人空間 https://www.cantonese.asia/?0 [收藏] [複製] [分享] [RSS]

日誌

抗議華視充滿語言偏見的節目

已有 52 次閱讀2010-2-4 21:24

 

抗議華視充滿語言偏見的節目

 

(2000.12.28上網)

 

 

翁耀彰

(本文並刊於2000年12月27日 台灣日報第9版)

 

十二月二十三日週六晚上十點,華視所上演的「麻辣鮮師」該節目充滿「語言偏見」,令人痛心,一點都「不新鮮」。該劇的正面人物全部使用北京話,而劇中販賣搖頭丸毒品的人物則全部使用閩南台語,這種處理手法實在十分不妥當。劇中閩南台語的對白充斥著:「只要我會賺搖頭丸錢,那會管別人生命的死活!」演閩南台語的人物則是一副低級、勢利眼、不擇手段求取暴利的黑社會大哥形象。

 

天啊!華視媒體這種充滿戒嚴時期「老三台」拙劣、偏見的語言處理手法,依然呈現在這二十世紀的最後幾天,何「新鮮」之有?雖然這可能只是製作人的無心之過,但我們希望華視能道歉及改進。時代在改變,電視節目製作人的手法及心態當然要跟著調整。我們認為電視節目呈顯「多語言」的現象與目前台灣社會十分貼近,但正面與負面人物不當集中在特定「語族」之中,這才符合社會的「實況」,也才不會製造文化偏見。尊重多元文化的精神,這在多民族的美國電影裡處理得非常好,值得我們學習。媒體固然要有娛樂效果,但更不可在有意或無意之間埋下社會文化對立的因子。

 

看看民視以閩南台語所播出的「飛龍在天」在「八點檔」收視高居各台之冠,在週六、週日播出尚且擊敗了多年收視長紅的老三台「綜藝節目」,誰敢再說閩南台語節目一定要做得低級、負面形象才有賣點呢?二十一世紀即將來臨,我們希望各個媒體「多語言」的使用除了注意娛樂效果之外,不但不可忽視社會正義,更該扮演促進社會和諧的推手才是。

 

 

 

評論 (0 個評論)

facelist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評論 登錄 | 註冊

Archiver|手機版|粵語協會

GMT+8, 2025-5-9 22:47 , Processed in 0.034155 second(s), 1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 Licensed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返回頂部